2-3記憶體:儲存程式指令與資料的地方
2-3.1主記憶體(Main Memory):以半導體元件製成,容量小,速度快,存放處理中的指令和資料。
2-3.1.1唯讀記憶體(Read Only Memory, ROM):唯讀,具非揮發性(電源關閉資料保存),存開機的系統軟體與資料(BIOS)與自我測試程式(POST)。
Mask ROM |
由硬體製造商燒錄程式,使用者無法更改內容。 |
PROM |
可寫一次。 |
EPROM |
可寫多次,利用紫外線清除。 |
EEPROM |
可寫多次,利用電壓(電流脈衝)清除。 |
Flash ROM (快閃記憶體) |
可寫多次,利用程式規劃,RAM+ROM,EEPROM演進,應用於數位相機記憶卡、隨身碟、PDA及IC卡;NAND Flash容量較大,改寫速度快,應用在大量資料的儲存。 |
※Boot-Record(啟動記錄程式):用來載入作業系統,存放於開機磁片或硬碟的第0面、第0軌、第0磁區(side 0、track 0、sector 0)。
2-3.1.2隨機存取記憶體(Random Access Memory, RAM):可讀寫,具揮發性(電源關閉資料流失),電腦執行程式前,必須先將資料載入RAM中,才能執行。
|
SRAM靜態記憶體 (Static RAM) |
DRAM動態記憶體 (Dynamic RAM) |
元件 |
正反器 |
電容 |
密度(容量) |
低 |
高 |
需要周期性充電(Refresh) |
否 |
是 |
存取速率 |
快 |
慢 |
價格 |
高 |
低 |
用途 |
快取記憶體 |
主記憶體(DDR3 SDRAM) |
※電腦中主記憶體MB數,指的就是DRAM,採並列傳輸:
|
記憶體模組 |
接腳數(pin) |
桌上型電腦 |
SDRAM |
168 |
DDR SDRAM |
184 |
|
DDR2 SDRAM |
240 |
|
DDR3 SDRAM |
240 |
|
筆記型電腦 |
DDR2 SDRAM |
200 |
DDR3 SDRAM |
204 |
2-3.2輔助記憶體(Secondary Storage):容量大,速度慢,存放暫時用不到的程式和資料。
2-3.2.1硬碟(Hard Disk Drive)
構造 |
1.磁盤(Platter):每個磁盤有正反兩個磁面。 2.磁軌(Track):半徑不同的同心圓,最外圍為第0軌(由外至內編號),各磁軌容量相同。 3.磁區(Sector):磁碟機的基本存取單位,各磁區容量相同。 4.磁柱(Cylinder):編號相同的磁軌所組成。 5.磁簇(磁叢Cluster):作業系統存取硬碟資料的基本單位,由數個連續磁區組成。 |
容量計算 |
1.「C/H/S:19328/16/64」,C磁柱/H磁頭/S磁區,磁區容量512Bytes,16磁面×19328磁軌×64磁區×512Bytes÷230≒ 2.「LBA磁區:1250263728」,LBA最大磁區數×磁區容量=1250263728×512Bytes÷230≒ |
存取時間 |
硬碟存取時間=搜尋時間+旋轉時間+傳輸時間 1.搜尋時間(Seek Time):找磁軌磁柱,時間最長。平均值=讀寫頭由第0軌移至最後一軌的時間÷2 2.旋轉時間(Rotation Time):找磁區。旋轉延遲時間=旋轉一圈的時間÷2 3.傳輸時間(Data Transfer Time):指資料由讀寫頭傳入主記憶體所花的時間。時間最短。 |
RPM |
硬碟每分鐘旋轉的次數(Revolutions Per
Minute),磁碟轉速愈高,讀寫時間愈短。 |
格式化 (Format) |
在磁片上規劃磁軌與磁區的動作,磁片在使用前須格式化。 1.一般格式化:適用於已使用的硬碟。 2.快速格式化:適用於未使用的硬碟,原資料未真正清除。 |
衍生 |
1.行動硬碟(外接硬碟) 2.固態磁碟(Solid Static Disk,
SSD):採用快閃記憶體,具低耗電、重量輕、抗震動等優點。存取時間=傳輸時間。 3.隨身碟:採用快閃記憶體,支援熱插拔(USB、IEEE1394)。 |
※熱插拔(Hot Swap):在不關閉電腦電源的情況下,安裝或拔除硬體設備。
2-3.2.2光碟機的讀寫速度:52R50W16RW、52x16x50x,讀≧寫>覆寫
類型 |
說明 |
|
CD-ROM 光碟機 |
只能讀取資料,不能寫入資料。 可讀取所有CD光碟片。 |
1倍數(1X)=150KB/s,50X=150×50=7,500KB/s 「40×12×48」代表「40寫/12覆寫/48讀」 |
CD-R 燒錄機 |
具CD-ROM光碟機所有功能。 可燒錄一次CD-R光碟片。 |
|
CD-RW 燒錄機 |
具CD-R燒碟機所有功能。 可覆寫多次CD-RW光碟片。 |
|
DVD-ROM 光碟機 |
只能讀取資料,不能寫入資料。 可讀取所有CD、DVD光碟片。 |
1倍數(1X)=1350KB/s,約為CD類的9倍 只標示特色「Read 20X DVD±R / Write 8X DVD+RW」代表20倍速( |
DVD+R DVD-R 燒錄機 |
具DVD-ROM光碟機所有功能。 具CD-R燒碟機功能。 可燒錄一次DVD+R/-R光碟片。 |
|
DVD+RW DVD-RW 燒錄機 |
具DVD+R/-R、CD-RW燒碟機所有功能。 可覆寫多次DVD+RW/-RW光碟片。 |
|
DVD Dual |
具DVD+RW/-RW功能。 |
|
DVD SuperMulti |
具DVD Dual與DVD RAM功能。 |
|
Blu-ray ROM 光碟機 |
只能讀取資料,不能寫入資料。 可讀取所有CD、DVD及BD光碟片。 |
1倍數(1X)=4.5MB/s |
Blu-ray R 燒碟機 |
具Blu-ray ROM光碟機所有功能。 可燒錄一次BD-R、DVD-R、CD-R光碟片。 |
|
Blu-ray RE 燒碟機 |
具Blu-ray R燒碟機所有功能。 可覆寫多次BD-RW、DVD-RW、CD-RW光碟片。 |
|
DVD Combo機 |
具DVD-ROM光碟機功能。 具CD-RW燒碟機功能。 |
「48×24×52×16」代表「CD-RW 48寫/24覆寫/52讀,CD-ROM 16讀」 |
BD Combo機 |
具Blu-ray ROM光碟機功能。 具DVD SuperMulti燒錄機功能。 |
|
2-3.2.3光碟片(Optical Disk)的類型
種類 |
容量 |
倍速 |
唯讀型 |
WORM |
WMRA |
CD |
650MB~1GB |
1X=150KB/s 最高52X |
CD-ROM CD-DA CD-I |
CD-R |
CD-RW MO |
DVD |
DVD5單面單層4.7GB DVD9單面雙層8.5GB DVD10雙面單層9.4GB DVD18雙面雙層17GB |
1X=1350KB/s 最高24X |
DVD-ROM |
DVD-R |
DVD-RAM DVD-RW |
BD |
單面單層 單面雙層 BDXL單面三層100GB BDXL單面四層128GB |
1X=4.5MB/s 最高12X |
BD-ROM |
BD-R |
BD-RE |
※紅光雷射與藍光雷射
DVD光碟 |
使用波長650nm (nanometer, 1nm等於十億分之一公尺)紅光雷射。 |
藍光光碟 |
使用波長405nm藍色雷射光束,光點小,儲存密度高。 |
※光碟片上的資料軌呈螺旋狀。
2-3.2.4軟碟(Floppy Disk Drive):磁軌、磁區、啟動磁區(Boot Sector)、檔案配置表(FAT)。
2-3.2.5磁帶:循序存取設備。
2-3.2.6記憶卡(Flash Memory Card):採用快閃記憶體
SD(Secure Digit) |
採用FAT格式,最高容量 |
SDHC |
採用FAT32格式,最高容量 標示最慢寫入速度,Class 2= |
SDXC |
採用exFAT格式,最高容量2TB,傳輸速率300MB/s。 |
MicroSD |
體積小,應用於行動裝置。 |
Memory Stick PRO Duo Memory Stick Micro(M2) |
應用於Sony數位相機。 |
CF |
標示最快讀取速度,1倍數(1X)=150KB/s。 300X=300×150KB/s= |
SM(Smart Media) |
|
MS(Memory Stick) |
|
MMC(Multimedia Card) |
|
2-3.3虛擬記憶體(Virtual Memory)與虛擬磁碟機(Virtual Disk)
|
虛擬記憶體 |
虛擬磁碟機 |
原理 |
將硬碟分割一部分當主記憶體使用 |
將主記憶體分割一部分當磁碟機使用 |
功能 |
解決主記憶體不足 |
加速資料存取速度 |
存取速度 |
低於主記憶體 |
高於磁碟機 |
※記憶體存取速率的快慢為:暫存器>快取記憶體(L1>L2>L3)>主記憶體DRAM(DDR3>DDR2>DDR>SDRAM>EDO
RAM)>ROM>輔助記憶體[硬碟>隨身碟>光碟(BD>DVD>CD)>軟碟>磁帶]
輔助記憶體[硬碟>隨身碟>光碟(BD>DVD>CD)>軟碟>磁帶]
※執行軟體時,載入記憶體的順序:輔助記憶體→DRAM→Cache→CPU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
注意:只有此網誌的成員可以留言。